首页 资讯 正文

昆明莲华街道建设路社区:老厂房焕发新活力

体育正文 41 0

昆明莲华街道建设路社区:老厂房焕发新活力

昆明莲华街道建设路社区:老厂房焕发新活力

盘活4000平方米闲置(xiánzhì)厂房,新增文创商业等12类新业态;吸引20户创业青年入驻,打造(dǎzào)特色(tèsè)文化品牌……2025年以来,昆明市五华区莲华街道建设路社区深入实施社区骨干“头脑风暴”行动,聚焦亚龙冶金公司闲置老旧厂房的提升改造“领题”“破题”“答题”,推动沉寂(chénjì)荒废20年的冶金老厂房,蜕变为(wèi)人流涌动、充满创意与烟火气的“虹山有集”,为辖区经济(jīngjì)发展、基层治理、文化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(dòngnéng)。 精准“领题” 摸准需求促改造(gǎizào) 针对辖区亚龙冶金厂闲置20余年的实际(shíjì)情况,社区党委坚持问题导向,与企业负责人(fùzérén)及职工代表先后开展座谈6次,深入了解企业提升改造面临的实际困难(shíjìkùnnán)与诉求,先后收集涉及政策落实、项目审批等(děng)5个方面(fāngmiàn)31个问题;“两委(liǎngwěi)”班子成员深入厂房、居民区,先后走访82次,发放问卷调查200余份,收集“保留工业记忆”“增加公共空间”等意见建议27条,精准把握群众(qúnzhòng)对老旧厂房改造的需求与期待。 同时,邀请第三方企业(qǐyè)参与提升改造(gǎizào)座谈会,针对(zhēnduì)“厂房风貌保护与现代功能植入的平衡”“产业定位与社区需求的协同”等核心问题(wèntí)开展讨论,明确老旧厂房改造的“微文旅+新社区+未来商业+可持续”定位。 机制(jīzhì)“破题” 务实推进破难点 项目(xiàngmù)推进中,社区党委创新运用“四张清单”工作机制(jīzhì),整合“红色智囊团”力量(涵盖企业、居民、党员、社区能人),实现问题发现到解决(jiějué)的闭环管理。针对“虹山有集”项目与协信天地商圈之间“相邻又隔离”问题,社区党委组织物业(wùyè)、商户、居民先后开展议事协商5次,积极打消物业及周边居民疑虑,拆除协信天地与亚龙厂房间(fángjiān)围墙,推动两点之间步行时间从20分钟缩短(suōduǎn)至3分钟,并(bìng)实现商圈与项目之间相互引流。 针对“虹山有集(yǒují)”项目外围(wàiwéi)环境整治易反弹的问题,开展“三清三整”专项整治行动6次,安装U形隔离杆50余根,人车分流效率提升40%,有效破解老厂房(chǎngfáng)外围乱停乱放问题。同时,围绕项目平稳推进,先后排查矛盾(máodùn)纠纷64起,已处置化解63起,化解率达98.4%,较(jiào)上年度同比下降约40%。 实效“答题(dátí)” 多元融合见成果 近日,一场关于“一厘米(límǐ)”艺术展在“虹山(hóngshān)有集”首展,偌大(ruòdà)的展馆(zhǎnguǎn)内,所有艺术作品大小在任何(rènhé)一个方向都不超过1厘米,以至于不少市民需要贴近、俯身,头挨着(āizhe)头才能看清。即便如此,前来观展的市民也兴致勃勃。“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厘米,在儿童感知中仍是 ‘完整、可感、可触并能互动’的尺度。”策展人游书仪试图借由这一尺度的设定,拉近美术馆空间与儿童之间的距离。 在保留昔日冶金老厂房“工业锈色”的基础上,虹山有集项目融入先锋实验室(shíyànshì)、艺术(yìshù)商店、买手零售、原创设计、社交餐饮等新业态,成为集文化创意、休闲体验、社区服务(shèqūfúwù)(fúwù)于一体(yītǐ)的城市新地标;园区构建的“培训—实践—就业”的全链条服务,推动20户创业青年入驻;积极构建“文创+社群+商业(shāngyè)”生态链,常态化举办各类艺术展览、文化讲座、创意市集、文创手工等活动,服务群众达(dá)2万余人次,成为展现区域文化活力的新窗口。 此外,建设路社区还组建“虹山志愿护卫队”,发动(fādòng)居民共建共治,清理垃圾杂物(záwù)10余吨,加装路灯12盏,植绿补绿300平方米,周边环境焕然一新,成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。社区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,做优服务(fúwù),让老(lǎo)厂房焕发出的“新”活力持续惠及辖区(xiáqū)居民和企业。 云(yún)南日报-云新闻记者:龙舟
昆明莲华街道建设路社区:老厂房焕发新活力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